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等:沉浸式报道的发展逻辑与变革审思

沉浸式报道的发展逻辑与变革审思 漆亚林  刘宇馨  杨婧童 虚拟现实技术、360度全景视频等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也给新闻生产和传播带来深刻变革。沉浸式报道的临场感受、具身体验、虚实相生的传播效果,为新闻生产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逐渐成为新闻媒体进行数字化探索的新方向。本文立足当下新闻业沉浸式报道实践,试图探究以下问题:沉浸式报道的兴起与流行基于怎样的底层逻辑?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哪些新闻内容?这种报道范式的转变又为我国新闻业带来了何种变革?

 

沉浸式报道的逻辑基础 技术迭代:沉浸式报道的底层逻辑 沉浸式报道主要依托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数据可视化、3D建模等技术支持进行虚拟空间的场景建构,目的是使用户沉浸式体验新闻事件,从第一视角获知和感受。只有完成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开发后,沉浸式报道的生产与传播才有可能。 VR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技术初步成型。VR技术借助智能化设备以及大数据网络实现了对三维虚拟空间的构建;在此基础上,AR技术展现了将虚拟场景与现实更加紧密结合的优势,使虚拟元素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叠加;MR(混合现实)技术作为更高的技术目标,使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得以实现。 从图片、动图、视频技术再到当下不断演进的VR技术、3D建模,都是不断使传播内容更加立体化、可感化、沉浸式的技术创新实践,使得用户接触的媒介世界对真实世界的还原度越来越高。随着5G技术的发展,新闻报道的即时性增强。在这样的技术逻辑下,沉浸式报道产生并且被媒体广泛应用。 样态创新:新闻交往的媒介逻辑 作为信息载体与交往中介,新闻生产的样态是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表达形式。其由议题框架、内容风格、呈现方式、平台特征等元素融合而成,形成一定的格式化产品和媒介逻辑。沉浸式报道需要遵循新闻的价值诉求和传播规律,并彰显视觉文化、身心体验、情感交互的审美张力和扩散机制。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抖音,传播样态逐渐从文字、图片转向图文结合、动图、条漫、游戏、短视频、H5等表达形式。 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业的生产理念转向“产品化”和“液态化”。沉浸式报道是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参与传播力和引导力竞争的重要手段,将新闻作品的浏览量、转评赞量、关注量等指标纳入媒体评价体系,逐渐建构了“主流流量”的行业标准。为了适应“作为产品的新闻内容”,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生产时逐渐形成中心化生产与去中心化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角色隐匿:突出交互主体性的用户逻辑 传统的信息接收对象被称为受众,这是一元线性传播的重要表征。智能媒体与移动传播增强了接收信息对象的主体性。从被动接受的受众到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的用户,体现了用户在媒介使用中的主动权与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随着新闻内容的产品化与注意力经济的发展,用户多层次、多赋能的需求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考虑因素。 在Web2.0时代用户自生成内容的基础上,沉浸式报道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新闻信息在场感与体验感的需求,因而获得用户的青睐。同时,用户青睐娱乐化、趣味化的传播手段和内容,而沉浸式报道正符合其需要。

 

沉浸式报道的应用实践及特征 技术的不断演进为新闻呈现“沉浸式”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对主流媒体沉浸式报道的考察,本文发现新华网、央视网、财新网等媒体账号是积极探索该技术的主力军,主要报道类型与题材的选择围绕重大或突发事件,社会新闻等展开,并以VR报道、VR直播、VR纪录片等形式呈现。在技术加持下,沉浸式报道带给受众/用户获知新闻的新型体验。 临场感激活具身体验 立体声环绕系统、3D影像等技术驱动受众的通感体验,第一视角、“第一现场”产生身临其境般的代入感。受众/用户不再完全依赖记者的叙事框架获知新闻事实,而是可以“亲临”现场,具身体验主体与场景融合产生多元新闻价值的共振效应。 互动性带来共识期待 在虚拟空间营造的一致空间中,沉浸式互动借助VR、AR等技术实现无时差抵达现场,共同场景触发共同的体验,引发对共识的渴求,消解了亲身在场与“技术具身”在场者的信息差异,推动了沉浸式互动的实现。虚拟现实内容能为接收者提供一种沉浸式体验,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改变自己的观点,并能与内容进行互动。同时,场外记者还可以通过“连线”方式增强沉浸式报道的互动性。 情感流传递心领神会 “沉浸式新闻”的第一人称视角具有强烈的情感“代入”,现实观众进入沉浸式互动圈层,可以在全景式、临场感的信息语境中获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绪感染。正如有学者所言:“在虚拟环境中,人们把感觉到的身体误以为是自己的真实身体,从而引发参与虚拟环境的情感共鸣。”

 

沉浸式报道为新闻业带来的变革 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常常始于技术逻辑的变革,VR技术和360度全景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沉浸式报道不断在新闻传播行业应用。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对新闻生产流程产生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可能重构整个新闻传播格局。

我国主流媒体沉浸式报道应用情况表(部分)。 沉浸式报道重塑新闻生产 叙事结构由线性向组合立体式转变。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通常是线性的,是按照某一特定报道模式和逻辑顺序展开叙事的。沉浸式报道是由多个场景和语境建构而成,表层的大场景下隐藏着不同主题的小场景,新闻表达的叙事模式和话语修辞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例如,2019年央视网《VR漫游|街里街坊看两会》,以北京草厂四条胡同为现实场景,选取了其中的4个小场景作为报道的观察点。每个场景下设置动画人物对话引出报道主题,用户选择路线进入不同场景。立体多元的叙事模式涵盖更多话题和主题,再通过大场景串联起来,形成全域全效具身体验。 新闻生产由告知向建构转变。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多感官、沉浸式的传播形态逐渐为众多媒体所应用。以告知性新闻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内容生产,趣味性和体验性较弱,难以吸引年轻用户。技术偏向的新闻叙事不再遵循“中立”的记者视角,而是将记者的主体性隐藏在媒体所建构的场景背后,将受众带到“现场”,赋予用户体察与价值选择的自主权。 在沉浸式报道中,内容层层搭建,表层少量信息传达主题,且具备可选择性,海量的信息成为用户“千人千面”的释码与编码基础,场景与感知的对应超越了传统新闻学意义的价值判断。 内容形态从“作品”向“产品”转变。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记者为主导,编辑等角色参与其中,内容基本上体现了新闻“作品”的独立性和公益性。但是,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沉浸式报道逐渐由记者或采编人员独立完成的“作品”转向由技术人员和采编人员共同参与生产的“产品”,既要考虑其新闻性、公益性,还要考虑其技术性、传播性和市场性。 这就是体现内容科技的传播产品。从宏观上来讲,这种内容科技包括VR技术、5G、传播技术等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从微观上来讲,这种内容科技还涉及用户接收端的各种穿戴设备,如VR眼镜、VR手柄、可视化头盔等的媒介应用。其制作复杂性要求采编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开放合作,如《山村里的幼儿园》作为我国首部VR纪录片,由财新传媒内容团队倾力打造,UtoVR公司技术团队提供全景摄制。 新闻采编人员侧重于生产内容的价值选择与框架建构,技术人员则侧重于包装样态和技术内嵌。传播内容会受到技术的影响,而不同的技术又适用于不同的内容。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其介入新闻生产的程度日益加深,成为新闻界热论的话题之一。 具身体验,改变用户信息获取行为 用户的媒介参与方式由“观看”向“体验”转变。在Web2.0时代,UGC(用户生产内容)超载与社交属性增强了受众进行信息选择的自主性。沉浸式报道建构的主体在场性改变了信息的接收方式,即由“观看”转向“体验”,将身体置于媒体搭建的虚拟场景之中,身体感知与信息获取相融合,以第一视角去体验新闻发生的情景及其流动性。 例如,新华社在2021年两会报道中推出了沉浸式融媒体报道《听会》,该作品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场景图片、动态视频、3D建模等要素融合在一起,利用新建的“新立方”演播室的5面环绕式大屏幕,重构与现场同频共振的“人民大会堂场景”。 此外,主持人还会与前方记者进行连线,将观众的心声传达给两会代表委员。公众可以通过沉浸式报道“置身”媒介建构的“会场”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用户的知识输入方式由检索获取向自主探索转变。沉浸式报道也对受众的获知行为产生了改变。如央视网“VR重访总书记扶贫足迹”系列沉浸式报道中,《化屋村:蝶变悬崖村 逐梦振兴路》在报道首页呈现了化屋村的鸟瞰图,图上呈现了报道的6个场景,包括码头、村民家、扶贫车间等。用户可根据收视习惯与兴趣点击不同场景进行自主探索,了解化屋村扶贫详细情况,实现了更具趣味性、个性化的获知方式。 重构新闻话语体系,主流媒体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方向 本文论及的新闻话语体系不仅指媒体对事实与问题的陈述,也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包含着多重认知逻辑和行动策略,深度嵌入人机交互以及人与社会复杂关系之中的认知体系和言说方式。 作为一种新闻形态,沉浸式报道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样式和体裁,还促进了新闻话语体系的重构。沉浸式报道不同于传统报道文本的二维视界和单一触达,而是一种基于事实主要元素展开的全息叙事与话语表达,其特征是通过超越时空的多模态话语形成“感官共振、形象还原与在场参与”的新闻体验与情感卷入。 媒体融合一个重要的路向是话语融合,话语重构的主要面向就是建构年轻态话语体系,以适应Z世代网络原住民更注重数字赋能和具身体验的需求。近年来,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具有标杆性的实践范式。比如,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打造的网感IP,央视的《主播说联播》创建的“网络语态”,新华社“新华15秒”生产的视觉新闻产品以及主流媒体Vlog(视频博客)报道的不断推出等,对建构新型主流媒体话语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沉浸式报道作为新型主流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突破口,体现了主流媒体应对视觉文化和智能传播转向的发力方向。 作为彰显内容科技成长性的沉浸式报道,创新了新闻传受的话语空间,由技术身体的返场为核心建构场景、具身、体认互嵌的空间叙事机制,为用户创造了全新全维全息的通感体验。这种遮蔽干扰语境和凸显身体在场,融合虚拟现实和重构共时体验的话语体系,呈现了内容科技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价值,有利于主流媒体拓展场景传播、共情传播与价值传播的交互张力与效果,进而为主流媒体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支撑性条件,提升“主流媒体进入主战场”的能力。

 

对沉浸式报道的慎思 从语态革新的角度认识沉浸式报道的意义 运营模式的颠覆与受众的离散削弱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守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构新型主流话语体系,进入互联网主阵地引导公共舆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积极探索语态革新的路径,打造了不同类型的主流流量产品,建设适合不同平台的报道形式和传播样态。沉浸式报道具有Z世代所青睐的在场性、社交性、视觉化、智能化、移动化等多种元素,极大地满足了年轻网民对于内容科技与流动符号的想象。主流媒体生产的VR新闻、VR直播、VR纪录片等沉浸式报道的传播效果,也证明了这种语态革新有利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把握新闻业的主体性,避免被技术主义与商业主义裹挟 新闻业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新闻作品的主体性,即新闻的价值规律与公共性。沉浸式报道以“第一人称”或第一视角展开报道,具有强烈的视觉框架和情感倾向,加之虚拟场景的构建,因此要尽量避免技术主义的形式化和主观化倾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沉浸式报道的视觉语言与技术话语难以承担新闻事实的深入剖析与本质开掘,其公共空间和公共价值的彰显有局限。 二是新闻产业的主体性,新闻产业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要兼顾新闻产业的公益性和市场性。由于沉浸式报道需要有较高的投入和制作成本,主流媒体对传播收益的诉求也是合理的考虑范畴。从媒介逻辑来看,媒介的技术赋权让用户可以通过流量反向影响新闻内容生产与呈现。如何让新闻产品既符合不同用户尤其是新生代用户的收视习惯,被市场接纳,又不完全被流量牵引和制约,降低新闻产业品格,在追求注意力的同时坚守新闻行业的主体性,防止技术过度商业化和异化,是沉浸式报道发展过程中亟须通过实践回应的时代课题。 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用 沉浸式报道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样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新闻报道的技术仍然是为选题、议程和意指等内容服务的。新闻生产需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则,切忌为适用表达形式而降低内容品质。从技术逻辑出发,技术作为内容的表现手段,要根据不同内容题材运用不同技术呈现,防止可视化产品都贴上“沉浸式”标签以及产生“形式大于内容”、审美疲劳等新闻生产与传播现象;同时,沉浸式报道的表层化、轻量化和娱乐化也对新闻事件的呈现与阐释具有一定的制约。从用户逻辑出发,由于VR等技术对设备支持仍有一定要求,技术鸿沟不能完全突破,用户获知率无法保障。因此,在进行沉浸式新闻内容生产时,要以技术加持的呈现作为补充,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内容呈现方式。总之,要在防止资源浪费、保障用户获知的基础上,将沉浸式报道合理应用到适宜的内容中。

 

结  语 沉浸式报道以其独特的第一视角体验以及智能化优势成为各大媒体发展的实践热点。5G、3D、VR等技术的深度介入,在新闻传播领域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搭建了新的桥梁。沉浸式报道不仅改变了新闻业的生产方式、话语体系,也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新闻业的格局,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新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形式,而新技术也会引发新问题。在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的当下,沉浸式报道的发展对于新闻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9BXW030)“一体化战略视阈下媒体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漆亚林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刘宇馨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杨婧童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责任编辑:王  月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7月(下)。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