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你知道新闻报道与微创手术的相同点吗?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如何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

说到“小切口”,很多人就会想到微创手术。原本需要用手术刀切断肌肉,甚至割开10厘米长的“口子”才能治疗的疾病,如今只需要打个不到1厘米的小孔就能解决,而且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这就是“小切口”的优点。

可是,这与新闻报道有什么关系呢?你好好想想,每逢重要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各大媒体是不是都要推出一批重要新闻报道,是不是都会强调“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而你,是不是总是找不到“小切口”?

“小切口”到底怎么找呢?别着急,我们就从身边人、身边事说起。一会,你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新闻报道的“小切口”啊!

相信很多人都熟悉《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看似简单地讲述了年轻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日复一日修复故宫的字画、陶瓷、木器、漆器,包括它们在宫墙内外嬉笑怒骂的故事,然而,就在这一笔一划、一刀一剪的细节里,展现的却是我国历史的深邃和文化的厚重

这就是“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如果你还不太明白,那我们就聊聊你家的衣食住行,从“防风保暖”到“品牌时尚”,从“填饱肚皮”到“营养均衡”,从“四世同堂”到“花园别墅”,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是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不是生活品质提升了?从你家的变化,谈到国家的变化,谈到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不就是通过你家的“小切口”呈现了国家发展的“大主题”吗?

我们再欣赏一篇名家作品,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小切口”的问题。这篇作品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梅阡的散文《长安街的灯火》。

当夜幕低垂的时候,漫步在新修的东长安街上,望着那路旁两排明光闪闪的街灯,活像是蜿蜒飞舞的火龙,远远地伸展开去,通向美丽而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多么辉煌灿烂的灯火!照耀着两旁一座座新起的高大的建筑,照耀着整个宽敞平坦的大街,也照亮边道上每一个行人的心,使人们从心里产生一种奋发、愉悦、开朗、豪迈的感情,脚步自然地轻快起来,颈项自然地昂扬起来,从心里唱起胜利的歌来。

长安街的夜景,我觉得比白天更加壮美,更加绚丽。由于这万盏街灯的点染,给它涂上了一层魅人的瑰奇的神采。特别是当这盛大的节日期间,万面红旗,迎风飘展,灯火辉煌,霞光万丈。古人以“红杏枝头春意闹”来形容春光的烂漫。我觉得用这个“闹”字来描绘长安街的灯火,也十分贴切。这正是祖国烂漫的春光。就从长安街这一条街上,使我们看到北京几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祖国这一片兴盛繁荣的景象,不由得情不自禁地说:北京啊——祖国的心脏,我爱你!

(下文略)

梅阡,《长安街的灯火》

这是作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小切口”——长安街的灯火,描绘了“大主题”——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特别是“有那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扶着自己的儿孙,忽然停住了脚步,抬头仰望这一盏盏高大的灯柱,在她纹路深刻的脸庞上,露出惊奇、赞叹而喜悦的神情”“抱在怀里的孩子,向着棉桃形的灯盏,伸出舞动的小手,在那乌黑的眼珠里,闪着晶莹的光彩”,这些特写镜头把人们心中的幸福刻画的淋漓尽致。

接着,作者回忆了新中国成立前,旧北京的街灯,“它给人的印象只有昏暗、阴沉、凄凉而惨淡!”

新与旧的对比,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压抑与自由的对比,绝望与振奋的对比……社会主义中国的瑰丽画卷就在长安街的灯火里徐徐展开。这辉煌灿烂的灯火,这战斗的力量,不正是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缩影吗?不正是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风貌吗?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有没有认真想过如何选择“小切口”,如何通过对“小切口”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现“大主题”的深刻内涵?

当然,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并不一定都适合作为新闻作品的“小切口”,在这里你还要学会判断、懂得取舍,进而巧妙谋篇、合理布局,在见人见物的故事细节中,在生动鲜活的语言中,有更加丰满的宏大叙事。

你知道新闻报道与微创手术的相同点了吧?你看,我真没骗你,它们都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