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土味”视频:主流媒体防疫宣传新发力点

让新闻报道更好地“接地气”,是媒体宣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方法。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多源、散发、多发。主流媒体在做好抗疫信息发布的同时,加大了知识普及、行为指导的报道力度。防疫报道中,“土味”视频因其“接地气”、有草根味而受到欢迎,成为防疫宣传的新发力点。

 

1

“土味”视频

在防疫宣传中呈现的优势

 

“土味”视频,一般是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拍摄于三四线城市、乡镇、农村,包括喊麦、社会摇、打油诗和“土味”情景剧在内的短视频。

 

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宣传中,采用“土味”视频,汇集多种接地气元素,能提高传播的亲和力、覆盖面,拉近与普通受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互动。

 

“土味”视频和防疫宣传相融,有大众化优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使用率为90.5%,用户规模达9.34亿。通过视频普及防疫宣传,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银发低头族”越来越多,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而老人群体又是接种新冠疫苗重点鼓励对象,客观上也需要利用“土味”视频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疫宣传。

 

“土味”视频和防疫宣传相融,给严肃的内容增添了趣味。防疫宣传不只是严肃认真,也可以轻松活泼。以喊麦、社会摇和“土味”情景剧为主的“土味”视频之所以能火,就在于特点明显、轻松易用、贴近日常。喊麦的最大标识就是降低身段说话;社会摇的特点就是没有什么特点,舞蹈动作并不固定,仅仅需要跟着音乐节奏摇摆就行;“土味”情景剧“傻瓜式”的上手操作,展现出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

 

“土味”视频和防疫宣传相融,传递乐观情绪,与受众感情共振。疫情期间,容易出现心理紧张,导致一些人烦躁、焦虑。“土味”视频在防疫宣传中用得好,对人的情绪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起到“减压阀”功能,使人乐意接受。2021年8月,全国多地开展12岁至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四川泸州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宣传视频火爆朋友圈。“你还在为疫情反复而心烦意乱吗?你还在为新型毒株而提心吊胆吗?那就快来接种疫苗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打到就是赚到”……这熟悉的画风、魔性的台词和配音,瞬间让网友“扛”不住了,在一定程度舒缓了疫苗接种带来的紧张,润物无声地解除了一部分人的担忧与恐慌。

 

2

“土味”视频

在防疫宣传中的发力路径

 

“土味”视频不是短视频平台的“专利”。主流媒体应充分理解这个“土”字,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土味”,使宣传内容自然而然地流入受众心田。

 

主流媒体防疫宣传的形式、画风、内容可以适当结合“土味”视频,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达到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

 

形式方面,喊麦、社会摇、打油诗和“土味”情景剧均可选择。“这是一起真实的事件,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可能是擦肩而过的危险……”2022年4月1日“美丽浙江”微信视频号曾发布过一个“情景剧”,剧中人扮演两位路人,在不戴口罩和戴口罩中擦肩而过,模拟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取得了很好的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效果,评论区基本上是“戴好口罩”“论口罩的重要性”等留言。浙江宁波鄞州融媒体中心2022年4月11日制作的“土味”视频,融合“打油诗”,朗朗上口,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记忆深刻。“各位哥,各位姐,还有亲爱的老铁,小可爱老宝贝,通通下来做核酸,你不做我不做,咱俩谁都不好过,万里长城永不倒,核酸检测要趁早,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做核酸不过关,李白乘舟将欲行,不做核酸可不行……”,“鄞州发布”视频微信号采用后,短短两天,点赞量1.4万,转发量1.5万。

 

画风方面,可在电视购物风、方言风、抖音神曲风之间转换。电视购物风,沿袭传统卫视购物广告样式,以“好消息”的播报开头,文字颜色鲜亮且粗体字。方言风比较好理解,巧妙应用方言土话。抖音神曲风是指在抖音上刷屏的BGM,制作者不改旋律,对歌词加以改编。“四川观察”微博视频号曾推出《好消息!好消息!这次真的好消息!#成都封控区解封土味大片#》,视频“土”中带趣,生动活泼地报道解封,提醒人们对疫情仍不能麻痹大意。2022年清明节前,江西赣州市南康融媒体中心针对不少在外游子欲返乡踏青扫墓,制作了《清明不返乡》,发布在“南康新闻”微信视频号上,用当地方言(客家话)唱出“在外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在家人员非必要不离康”,效果很好,平时该微信视频号点赞数为个位数,而这条的点赞数达到了3000多,转发量近10000,评论区网友纷纷用方言回复“最好袅转来(不回来的意思)”。

 

3

主流媒体制作传播

“土味”视频须防“俗”

 

主流媒体是防疫宣传的重要力量,不应排斥“土味”,不应嫌弃“草根”,但是在制作传播“土味”视频中,须注意防俗,做到不低俗、庸俗、媚俗。

 

制作“土味”视频要尊重原创的创作权。当前,在抖音、快手等商业短视频平台上,“土味”视频侵权严重,特别是有创意的视频获得高点击率和观看量时,其他创作者也争相模仿,从而分占一份流量经济。主流媒体制作“土味”视频,应以原创为主,如要使用他人已发布的情节或歌曲,应注意尊重作者版权。

 

制作“土味”视频应避免盲目作秀。主流媒体不能为“土味”而作秀。简单的方言风照搬照抄、情景剧里夸张而不合理的剧情,更容易“翻车”。以“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为例,这是《民兵葛二蛋》片尾插曲《正义之道》的一句歌词,2020年这首BGM被短视频平台的创作者们广泛使用,由于传播广泛,导致慢慢就增加了一层反讽之意,被用来讽刺那些只注重形式没啥意义的宣传视频。如果主流媒体盲目使用“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则容易陷入“话题陷阱”。

 

制作传播“土味”视频不能低俗、庸俗、媚俗。2020年,歌手杨坤在直播间怒怼喊麦歌曲《惊雷》,直接引发舆论对喊麦的争议。主流媒体不能为了点击量,以“俗气”博眼球,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播高尚、健康、先进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视角更加生活化,才能和观众离得更近,才会有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站得高看得远,视频制作既需要大手笔大制作的“阳春白雪”,也需要短、平、快的“下里巴人”。地方主流媒体多制作以“接地气”“带露珠”的防疫宣传视频,更能安抚公众情绪,提振市民信心,引导社会舆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土味”视频做得好也可以“出圈”。“土味”视频蕴涵民间智慧,在主流媒体的推动下,将有利于防疫宣传入脑入心。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