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科学全面辩证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直接指导下,山东广播电视台一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努力让正能量有大流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建设性舆论监督在推动工作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开办了“问政山东”等栏目。通过探索实践,我们认识到,实现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有机统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使命。党领导下的主流媒体,开展正面宣传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舆论监督同样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党委、政府工作布局中,舆论监督和政务督查有一个共同的职责,就是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及各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的问题。有的遇到难题绕着走;有的“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有的“九龙治水”,责任不清;有的改革措施出台后,“上热、中温、下冷”……为保证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就要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为推动改革发展,各地积极创新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正因为舆论监督在抓落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它直接纳入工作落实体系和宣传创新体系,要求创新公开监督机制,推行电视问政和网络问政,把政务督查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探索“督媒联动”具体办法。《山东文化宣传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督媒联动”,办好“问政山东”等栏目。
“问政山东”节目直播现场——企业代表现场问政。
“问政山东”栏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落实情况。2019年,围绕“工作落实年”主题,聚焦“八大发展战略”;2020年,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年”主题,聚焦“九大改革攻坚行动”;2021年,围绕“乘势而上求突破”主题,聚焦“9个强省突破”;2022年,围绕“走在前,开新局”总要求,聚焦“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这些内容都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在推进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从2019年3月到2022年8月,“问政山东”累计播出134期节目,推动解决了1920个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网络问政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近7.4万件,成为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问政山东”栏目获新闻名专栏。在“问政山东”栏目示范引领下,山东大多数地级市党委、政府都支持开办问政栏目,形成品牌栏目的“山东现象”。 改革发展中总会出现各种新矛盾、新问题。通过舆论监督,揭示矛盾、问题所在,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路径,使矛盾双方达成共识,可有效化解矛盾,推动社会进步。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辅相成。实践证明,好的新闻宣传不应在实际工作之外,更不应在实际工作之后,而应在实际工作之中。主流媒体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不能游离在中心工作之外,更不能站在党委、政府对立面指手画脚。开展舆论监督,应围绕中心看问题,着眼大局抓落实,精准聚焦不散光。只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只要以推动工作为己任,舆论监督完全可以和正面宣传一样,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积极力量。
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准确客观、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原则,做到准确监督、建设性监督。 坚持依法依规监督。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需要。 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前往中央驻上海新闻单位和上海各大媒体调研时指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全力支持舆论监督,运用大家意见,改进上海工作。”山东在舆论监督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党委、政府不是被动地接受监督,而是全面贯彻“党管宣传”原则,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一起纳入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大盘子中统筹考虑,主动引导舆论监督,积极支持舆论监督。
“问政山东”节目直播现场——2022年1月6日问政威海市政。 2019年3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规定》,主动指导舆论监督正确开展。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山东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以“问政山东”栏目为抓手,健全领导机制,由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办公厅把关定向、统筹调度。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政法委、省委改革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牢牢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方向,合力推动舆论监督取得实效,从根本上保障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统一。 准确客观报道事实。要想做到准确客观,记者编辑一是要及时学习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了解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厘清省直部门单位的核心职能,精准掌握方针政策;二是要结合热线电话、网络问政等各渠道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和强烈的问题线索,深入一线展开调查,摸准政府部门在工作落实中存在的“软肋”和“短板”;三是要坚持运用多个信源,多方求证,避免偏听偏信;四是要注意把握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以发现问题、指出问题为鲜明特点,但绝不意味着只“破”不“立”,只“点火”不“灭火”。舆论监督如同医生治病,目的不是把疮疤撕开给人看,而是通过“望闻问切”拿出治病救人的良方。在监督工作中,要把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贯通起来,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既要有批判性思维,更要有建设性思维;要做到监督中有引导,批评中有建设。监督不是为了让人难堪,不是为了拉升收视率,而是为了推动工作。以“问政山东”为例,许多受众看了以后,都刷新了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一般监督类节目都是以揭露问题、针砭时弊为主,但是“问政山东”问出了化解难题的真招实招,不少干部深受触动,立即做出整改承诺。现场问政结束之后,记者不断追踪整改进程,追出了解决问题的实效长效。这个过程本身也反映出各级干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必须做好各种风险评估,精准把握时度效 为确保舆论监督取得正面效应,必须做好舆情风险评估和管控。 预先做好风险评估。开展舆论监督,要预先进行舆情风险和报道效果研判。正是因为我们做足了准备工作,所以“问政山东”栏目虽然曝光了相当多的问题,问政过程还很有“辣”味,却没有引发一次负面舆情。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对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精准选择报道时机,注意把握报道分寸,做到善意批评、理性报道,推动中心工作的落实和工作作风的改进。
“问政山东”节目直播现场——问政代表现场投票。
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保障舆论监督工作依法依规健康开展,山东广播电视台完善了舆论监督工作机制,成立舆论监督部,配备优秀团队;认真“打假治敲”,要求记者编辑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严禁利用舆论监督为单位和个人谋取任何利益,防止“有偿新闻”;出台《关于停、撤舆论监督报道选题、稿件的规定》,避免“有偿不闻”;栏目组还从宣传纪律、廉洁纪律、保密纪律、工作流程等方面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并认真遵照执行。 正是因为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要求,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记者编辑没有发生任何违纪违法问题。舆论监督部党支部今年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问政山东”栏目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表明我们的舆论监督队伍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对主流媒体而言,要把握好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总方针、总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又要统筹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承担起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对社会丑恶现象,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要做敢于亮剑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善待舆论监督、善用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当成检视问题的切入点、整改落实的推动力、改进作风的催化剂,主动引领舆论监督方向,不断完善舆论监督制度,让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一样,在推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