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渗透、重构、对话与协商——人工智能对新闻摄影的介入与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介入,新闻摄影产生了技术手段渗透的“生产之变”与艺术化重构的“思维之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也给新闻摄影的传统原则和标准带来冲击,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艺术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受到挑战,由此引发技术介入边界、真实与虚构、真实与美化、叙述与表意的争议。在新闻摄影与技术创新的对话与协商中,应当坚守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底线原则,创新艺术呈现方式,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定规章,在新技术条件下协调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赋予新闻摄影新的生命力。

  

人工智能渗透:新技术条件下新闻摄影生产之变

1.智能传感器现场抓拍或摆拍,提供了新闻现场的完整视觉图像

一方面,智能传感器集束了信息记录、传输、存储、显示、控制与输出功能,在摄影记者缺位的情况下,自动化完成现场图像。另一方面,在摄影记者无法抵达的现场,无人机或监控摄像头能有效捕捉事件全过程,精准地将图像信息采集到位,有效弥补了人工缺陷。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广泛深度覆盖,其在相当程度上了取代了传统新闻摄影功能,尤其在城市空间,各类传感器组成的“天网”系统,已成为新闻现场影像资料的重要供给来源。

2.全景影像与虚拟现实(VR)再造新闻场景

虚拟现实(简称VR)是一种能感知用户的状态和行为,通过模拟环境(虚拟环境)加强或替换感知系统的感官反馈信息,使用户获得沉浸感的互动式计算机信息技术。VR技术通过全景摄影摄像设备采集、软件数据运算与输出,生成360°全景影像,使受众在移动设备或浏览器中就能观看到全景影像,甚至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知道的新闻信息,彷佛自己就是置身新闻现场的见证者。在对新闻事件的多元化推演或解读中,VR技术开始爆发出重要影响力。

3.AI拍照技术、智能手机摄影和“公民摄影”改变了传受关系

AI相机技术是指相机或手机中内置的一种AI程序,通过分析拍摄场景的光线及人脸,计算并自动设定拍摄参数和匹配场景。在这种技术加持下,只需按下快门,便可得到曝光正确、对焦准确、画面清晰的影像。大部分智能手机搭载了AI相机技术,使得手机成为新闻摄影的主导终端。一方面,智能手机作为新媒体,为新闻图片的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生产可供性提供了条件,成为新闻摄影的辅助工具,“手机+自拍杆”的装备简化,极大方便了在诸如突发性事件现场报道的拍摄效率。手机网络不仅可以将影像实时传回后台,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现场直播。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摄影使“公民摄影”成为可能,成为非专业新闻记者记录新闻现场的原生工具。这种工具使用无需专业训练,普通人可以随时随地拍摄有传播价值的影像,并及时发布在传播平台上。在大众成为新闻生产新型主体的过程中,图片和视频是最主要的报道形式。智能技术使用专业性难度降低,解构了读者来信、声讯电话等传统信源收集模式,同时使新闻摄影的传受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人成为新闻摄影的产销者。

在近年新闻摄影竞赛评选中,紧跟人工智能技术潮流的新闻摄影作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纽约时报》的VR纪录片《流离失所》和《新京报》陈杰的无人机航拍作品《天津爆炸》,充分诠释了“人工”和“智能”有机融合的广阔前景。   

 

艺术化重构:新技术条件下新闻摄影思维之变

1.数字技术时代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可能

纵观新闻摄影发展史可以发现,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一直存在,但艺术化则在新世纪后出现了明显的新动向。艺术性主要指新闻摄影在形象表现方面精益求精,艺术化则是指整体上新闻摄影作品向艺术作品演变的趋势,即摄影记者倾向于在新闻摄影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主观情感、观念和评价,表现形式、画面语言也更加丰富多样。艺术性是特点;艺术化是过程,是艺术性重构。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发展迎来读图时代和影像时代,视觉文化上升为阅读主导,新闻摄影的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艺术形态都在发生相应变化。这种新的动向,引起了学术界的积极关注。杨健认为,技术日新月异、大众媒介蓬勃发展、受众视觉素养提升以及艺术形式之间相互影响是新闻摄影艺术化的主要原因。李莉提出,受众对新闻作品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促使新闻摄影逐渐细化,并衍生出许多新形式,从而推动新闻摄影的思维方式发生明显转变,新闻摄影的艺术性重构成为可能。

新闻摄影物质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变革,关联到艺术形态变革。甘险峰和林小木从媒介消费角度指出,摄影技术从纯粹单一再现视觉的生产型媒介,转变为满足人们多元视觉体验的消费型媒介,即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对影像的消费中获得满足感,期望获得观看全景、虚拟现实、重演过去、重塑身体的视觉体验。延婧从视觉叙事角度提出,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文本表达产生了变化,文本的视觉表达打破线性叙事结构而转向非线性叙事,即摒弃传统的从新闻事件开端到结尾的顺序逻辑呈现,而多采用散点式的叙事思维,拍摄目的是给受众留下一种带有主观色彩和强烈现场感的视觉印象,而非交代某个定性结果。变革的结果,进一步巩固了对新闻摄影的认知拓展,即现代新闻摄影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摄影者观察方式、理解方式、发掘方式的集中比拼。

近年荷赛评选对新闻摄影作品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看重,具有风向标意义。2016年的《牛市》《圣诞工厂》,2017年的《远离喧嚣》《拯救之岛》等,都在强调新闻摄影不再是纯粹的纪实手段和现场佐证,而应更加注重时代内涵和艺术气息,强调纪实与艺术平衡,并在均衡中展现作品的深度。

2.艺术创作对新闻摄影艺术化的浸染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能让受众犹如亲临现场获得有关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信息,还能通过优美生动的摄影形象对受众进行思考启发与情感渲染,这便是新闻摄影的艺术审美作用。新闻摄影的艺术性有两个评判层面:一是技巧表现的完美程度,体现在光线、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因素及其组合、艺术技巧的运用和艺术形象的展现。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刻程度,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借鉴艺术创作的技法、审美、价值观等等,为新闻摄影提供艺术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赋能引致艺术摄影、画意摄影等摄影形态展现出新的“写实”生命力。它们在构图、用光、影调、色彩表现技巧方面,获得了新的技术注入,从而为作品的表现力扩张开辟了新的路径。朱裕和从作品价值层面指出,艺术摄影作品恰当处理了内容的可理解性与形式的独创性的反比例关系,具有含蓄而富有启迪性的特点,作品价值经过受众审美、思考、再创造、再评价才逐渐显现出来,若新闻摄影能吸取艺术摄影的这一长处,就能具有深度的价值。杨化南认为,新闻摄影和油画创作在历史视觉文本构建、真实展现、艺术审美、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紧密的关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发展。]实际上,近年来,在新闻摄影圈中再兴的画意摄影和艺术摄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文关怀方面的思考,从思维层面为新闻摄影带来了启示和借鉴。

综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渗透,无论是在工具属性还是价值属性层面,都对新闻摄影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逐步放大趋势

 

人工智能对新闻摄影介入引发的争议

1.真实与虚构的边界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不论单独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还是各种融合类产品,都追求以最大可能性准确展现新闻事件的原貌和全貌,追求从现象到本质的系统性真实。从原则上讲,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不可以和不允许突破这一底线,但在具体实践中因为缺乏明确的细则,导致在尺度把握上具有弹性,以致大众对一些新型摄影图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的事件频频发生。廖媌婧以VR新闻影像为例,认为其不可避免是经过技术加工的合成影像,无论如何都不再是对新闻情境原汁原味的保真。受“非虚构写作”驱动,“非虚构摄影”亦有升温迹象,同样产生了大量讨论。比如,近年来流行的AI修复老照片行为,有人认为此举“让历史重新活过来”,但也有人认为所选择的色调等元素掺入了“非虚构想象”,违背了完全意义上的历史真实。一些融合媒体通过相关软件开展的“头套式”策划活动,虽增加了趣味性,取得了较好传播效果,但对是否能纳入新闻图片范畴,也存在争议。

2.真实与美化的博弈

传统新闻摄影因为技术装备限制和人工操作失误,客观上容易产生瑕疵,新闻图片即便刊发出来也常因“看相”不佳而感遗憾。AI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新闻图片的清晰度,也可以通过修复和雕琢等复合功能对原始图片进行再造,达到美化效果。所以,如何理解新技术背景下的新闻摄影美学,成为另一重要争论议题。虽然艺术摄影、画意摄影与新闻摄影之间的交集早已出现,但无论是在交集的便利性,还是在交集的广泛性方面,都无法与AI时代相提并论。赞成者认为,技术手段并没有改变事情(件)的本质,只是成人之美的锦上添花,有助于提升图片的观感,是对受众视觉的尊重。反对AI介入者则认为,艺术性是新闻摄影的内在属性,正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一样,恰恰是因为一些可以包容的瑕疵,一些新闻图片更能彰显“真实”的意义。即便是AI介入,不仅无法锻造出绝对的完美,反而亵渎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并为虚假新闻图片登堂入室提供了契机。田钰滢指出,造假新闻摄影照片问题的出现集中在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特别是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大量使用,一些素质不高、别有用心的新闻摄影记者借助职业之便,拍摄一些虚假照片或者在后期处理上增加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造成了新闻摄影炒作现象的出现。尹钟烨认为画面呈现的艺术化拔高了新闻摄影的艺术性门槛,但也给其品格造成了一定的侵蚀——一方面,过度追求画面美感可能导致摄影师放弃职业操守,进行摆拍和照片处理,危害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3.叙述与表意的权衡

众所周知,新闻是社会现实表征的一种形式。作为新闻生产的主体,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对表征社会现实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力。虽然这种特殊权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新闻作品一方面具有客观叙述的本职,另一方面具有“开放的、动态的和实践的表意功能”。针对AI介入新闻摄影,谨慎者认为一旦新闻工作者操控隐藏于新闻生产中的“黑箱”,很容易导致引导、偏见与误解的技术后果;表意功能的艺术化使新闻摄影的客观性发生动摇,使得“新闻影像应该专注于呈现客观事实而让读者自行做出价值判断,还是应当引导读者进入某种情绪”这一问题不再拥有确切的答案。积极者则认为,“就目前来看,技术介入新闻生产取代的只是程序化、格式化的流程,而这正是人的主体性得到释放的一种方式和渠道”。

 

对话与协商:人工智能与新闻摄影的调配

人工智能发展不会因为一些争论而停止或放缓,围绕AI对新闻摄影产生的影响,调和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迫切。

1.坚守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摄影底线原则的基本共识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新闻生产必须遵循的法则。新闻摄影归根到底属于新闻范畴,脱离了真实性,便丧失了生命力。基于AI广泛渗透的客观现实,需要重新强调技术介入的边界,强调“事实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红线绝对不能逾越。即不管技术如何高明先进,新闻对象必须符合“时间、空间、对象”三位一体,不可认为有意摆布、导演摄影对象,更不能捏造新闻要素,新闻照片反映的信息必须符合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美、冲击力或轰动效应而利用技术手段造假。这是所有新闻摄影生产者时时刻刻必须坚守的职业伦理和必须维护的基本共识。

2.积极鼓励借鉴其它摄影流派在呈现艺术方面的探索经验

毫无疑问,作为摄影作品的重要组成,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性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与时俱进。应该积极鼓励新闻摄影借鉴其它摄影流派在呈现艺术方面的探索经验,尤其是吸收创意摄影、观念摄影、画意摄影等在构图、用光、色彩、表意等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成果,充分彰显新闻摄影作品的品质之美和价值之美,增强传播效果。为此,可鼓励不同摄影流派之间积极开展专业对话和业务交流,彼此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新闻摄影艺术水平。

3.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章和细则

针对新闻摄影技术创新与新闻原则的博弈,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从制度层面明确基本原则,规范主体责任,厘清技术介入边界,建立惩罚和监督机制。目前,国内外不少媒体与新闻摄影竞赛提出了新的技术规则,例如《华盛顿邮报》制定了图片编辑的15条“军规”,“荷赛”和“华赛”都要求参赛作品不能合成、多次曝光和用电脑技术人工修改制作,但多是针对数字图像技术带来的后期处理造假问题,未充分关注到人工智能技术给新闻摄影生产带来的全面性、深刻性的渗透影响。无论在新闻学术界还是实务界,目前探讨重点都在新技术对媒介格局和媒介产品带来的冲击和应对方面,在新技术给新闻生产带来侵蚀的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关注和研究严重不足。鉴于此,在新闻职业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内容设计。    

想找本站互联网资源投稿的,可以查看:https://www.ky668.com/rw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