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别人哽咽叫共情,你哽咽叫做作?现场记者该如何调控情绪?

 直播东航MU5735坠机事故核心区的状况时,《人民日报》记者现场哽咽,上了微博热搜,因与公众共情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时,某媒体的特约记者因忍不住哭了,也上了微博热搜,但却引发了争议。

 

同样都是哽咽、落泪,为何会引发公众不同的反应?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到底能不能哽咽、落泪,表达自己的情感?什么时候能表达?什么时候不能表达?表达的度怎么拿捏?

 

8月中旬,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妇女报记者徐旭、新京报资深记者马骏、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记者哈姐。

 

 

 

面对灾难、突发状况,记者也会落泪

 

 

 

作为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能表达情绪吗?必须完全做到理性、不动容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记者也是人,在现场遇到直戳内心的人物、细节或场景时,很难不动容。”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记者哈姐说道。

 

作为跑了18年新闻现场的老记者,哈姐也曾面对过如何调控情绪的问题。

 

当时,一对夫妻因为吵架产生了矛盾,丈夫一时想不开,抱着煤气罐冲进了孩子的卧室,点燃了煤气,悲剧就此发生。由于受伤严重,丈夫第二天因抢救无效去世。而孩子尽管幸存下来,却被严重烧伤。

 

“进入病房,看到孩子受伤的样子,我泪流满面。”哈姐自己就是一位妈妈,当看到浑身被纱布包裹的孩子时,哈姐的心像被针刺痛了一般,眼泪在眼眶里不住打转。但是记者的身份提醒她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她心里明白,如果在孩子面前落泪,很可能会带给孩子情绪上的压力,造成二次伤害。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常年奔赴一线的新京报资深记者马骏也落泪过。

 

2020年3月,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大火,致31人遇难,其中包括27名消防员,最小的还是“00后”。

 

“在直播报道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大火时,我听消防员说他们救火的情形,当时就哭了。”

 

在马骏的直播耳机里,导播一直提醒说“马老师控制情绪”。

 

“我平时常跟消防员打交道,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太辛苦了。所以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我实在悲痛得难以自抑。”马骏认为即便哭得很惨,但那一刻想表达的,公众是能够感受到的。

 

除了突发的灾难新闻,记者在遇到感动的人和事时,依然容易动容。

 

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几个月后,中国妇女报记者徐旭跟随采访团报道一对边防军人,冯雨晨和朱智敏。冯雨晨是聂拉木边检站监护中队政治教导员,朱智敏是日喀则边防支队立新边防派出所所长,两人相距9公里,但一个月都难见上一面。(关于这对边防夫妻的故事,详情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夫妻同心守边防》)

 

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两人分别投入到抗震抢险工作中,其中,丈夫朱智敏在村子里帮老百姓抢出还能用的东西、救出活着的牲畜,两个多月没回家。

 

当徐旭问:“你最近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冯雨晨说是在镇上运送伤员的一条马路上。当时,冯雨晨在马路上远远地看到一个身影,总觉得在哪儿见过。等到那人走到跟前,她这才发现这个40多天没洗澡、胡子拉碴又晒得跟“黑煤球”一样的男人竟是自己的老公,冯雨晨愣了一下扑了上去。两人相互叮嘱小心后,又赶紧分头工作。

 

徐旭回忆,当听着冯雨晨平淡地讲着这电影一般的场景,得知这对边防夫妻因为驻守,一家三口分散在三个地方,常年难相聚,孩子都快叫哥哥嫂嫂为爸爸妈妈时,自己也被感动了。

 

“那次采访,我憋得很难受,怕影响周围同行的采访,一直掐自己忍住没落泪。”徐旭说自己感动于这对边防夫妻的付出,一直忍着情绪,直到晚上写稿时才哭出来,“我一边哭一边写,用了整整一盒纸巾”。

 

 

 

四大场景需警惕情绪表达

 

 

 

事实上,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会面对不同的场景,受到不同采访对象的言语、情感等刺激,有时会出于同理心,感动落泪;有时也会因目睹了大量残忍、破坏性的场景后,超出心理和情绪的忍耐极限而出现“替代性创伤”,因痛苦、难受而流泪。但有些场景却要警惕情绪表达,一旦表达不当,极容易引起争议。

 

 

一、涉重大时政新闻

 

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时,某媒体特约记者情绪表达失当为例,涉及重大时政新闻时,在表达情绪之前,记者首先要考虑所代表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以及面对的受众。

 

在敏感的场合不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不仅会伤害受众的情感、影响公众对媒体的好感度,还容易引发舆论风波,特别是当公众对新闻事件或人物有较大的看法分歧时。

 

二、涉及犯罪嫌疑人的报道

 

在涉及犯罪嫌疑人的报道中,记者应坚持客观、理性报道,努力将事件的真相呈现给公众。不宜将自己的看法、观点夹杂在新闻报道中,更不适合对犯罪嫌疑人表达出愤慨、批判等情绪,也不能因犯罪嫌疑人悲惨的经历表现出悲悯、同情的情绪。

 

三、涉及争议事件中当事人的报道

 

记者在跑民生新闻时,很容易遇到纠纷事件。在采访纠纷事件中的当事人时,记者应保持理性、冷静的头脑,不能因为同情弱者就对另一方产生指责、批评等情绪。这会影响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正确认知,也会给另一方带来负面影响。

 

四、对灾难新闻中特殊受访者的报道

 

虽然在突发灾难报道中,记者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会与公众共情,但要注意情绪表达是否会给受访者带来压力。比如,当记者在采访地震中的幸存者时,如果对方仍处于脆弱的状态,记者不宜在对方面前表现得太过悲伤,让受访者再次想起悲惨场景,跟着情绪失控。

 

 

 

三点帮你调控情绪

 

 

 

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容易哽咽、落泪,但要注意情感表达的度。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记者的个人情绪一旦没把握好度,被镜头放大、被受众误读,很容易引发争议。

 

 

当哽咽、落泪等情绪产生时,记者应该如何调控?三位记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可以哽咽、落泪,但不能号啕大哭

 

虽然新闻强调客观、理性报道,但适度融入报道者的情感,可以让受众提升感性认知,并及时捕捉到新闻事件当中的形象事实。

 

比如,2020年疫情暴发时,逆行到武汉一线报道的记者在采访医护人员时落泪,就很好地与采访对象、受众共情,让疫情之下的人们有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受。

 

但需要注意的是,记者哽咽、落泪也要适度,尽力做到收放自如。适度的哽咽、落泪会让采访对象感受到记者认真倾听、理解了,会愿意继续讲下去。如果是号啕大哭,收不住,不仅会给采访对象造成压力,也会毁掉一场来之不易的采访。

 

二、尝试换个镜头或话题,转移注意力

 

部分记者在面对冲击性强的场景时,很难控制住伤感情绪。如果记者不能及时收住情绪,一方面可以先给主播或导播示意,将镜头切回演播室,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跳转到下一个话题,转移注意力,把采访顺过去。

 

三、出现失误,及时坦诚解释

 

当现场报道因为情绪失控出现失误时,有些记者的第一反应是掩盖。对此,马骏认为及时坦诚地解释反而能获得受众的理解。因为出镜视频就如放大镜一般,记者越掩盖越容易出错,观众看得也越清楚。

 

总的来讲,记者作为公众奔赴现场的一双“眼睛”,既需要报道出现场有血有肉的新闻故事,让公众产生情感共鸣,也应该客观、理性、全面呈现事件真相,带公众深入思考背后的问题。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