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看标题时你在眼前,读文章时你在天边,新闻别和公众玩心理战!

《24小时内,他们集体宣布辞职》,看完这个标题你知道新闻发生地在哪里吗?  

 

7月10日,斯里兰卡总统、多位部长相继辞职,国内很多媒体都就此事进行了报道,个别媒体使用了上述标题。一看标题还以为国内某地或者某家企业发生了人事变动,结果点开一看,却发现是在遥远的斯里兰卡。真是看标题时你在眼前,读文章时你在天边。

 

其实,像这种在报道国际新闻时,故意隐去新闻发生地的新闻标题,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很常见。

 

比如,《一客运列车脱轨,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突发!一架载有185人的客机空中发生事故》《突发!火车脱轨,已致4人不幸身亡》,这些新闻分别发生在伊朗东部、印度巴特那、德国巴伐利亚。

 

你能想象吗?这些发生在异国的新闻,竟然在一些地方媒体的公众号上阅读量动辄10万+,远远高于这些地方媒体公众号上很多本地新闻的阅读量。

 

新闻价值判断要素中有一条是接近性,指的是新闻事实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与新闻关注程度的关系,距离近则新闻价值大,距离远则价值小。

 

按照这个标准,地方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把每天有限的发文次数给到一些并不重大的国际新闻,这种做法极为反常。要知道,就连"要把地球管起来的"新华社在微信公众号都很少发布这类影响力不是很大的国际新闻。

 

更为反常的是,按照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显然本地新闻与公众的关联度更高,阅读量也应更高。但为何出现了普通国际新闻的关注度远超本地新闻呢? 难道当地的公众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或许并非如此。



分析上述新闻标题可以发现,这些标题都故意隐去了新闻的发生地。通常,主流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多会加上发生地,比如《伊朗指挥官苏莱曼尼葬礼上发生踩踏事故,至少35人死亡》《韩国意大利伊朗三国累计确诊人数破万……关于东京奥运会还有一个大消息》《乌克兰——一架客机在伊朗坠毁》。

 

那么,为何一些地方媒体在发布新闻时会隐去发生地?

 

也许正是想利用新闻的接近性,故意将外国或外地的新闻的地理距离模糊化,再利用公众的同情心、恐惧心获取流量。

 

比如,同样是报道伊朗东部一客运列车脱轨,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的消息。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新闻标题是《伊朗东部一客运列车脱轨 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而一些地方媒体的新闻标题是《一客运列车脱轨,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再比如,报道印度一架载有185人的客机发动机空中起火的消息,环球网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是《突发!印度载185人客机发动机空中起火!》,而一些地方媒体的新闻标题为《突发!一架载185人的客机在半空中起火》《突发!一架载有185人的客机空中发生事故》。

 

很明显,相比加上新闻发生地的标题,不带新闻发生地的国际新闻对公众更有冲击力。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指出“标题是大多数平面广告最重要的部分,他是决定读者是否读正文的关键。”

 

如今,资讯日趋冗余、同质化,再加之媒体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在注意力即经济效益的导向下,一些媒体不断加大对新媒体传播效果的考核,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标题党”现象也从商业媒体逐步向主流媒体渗透,尤其是一些地方都市报的新媒体日益“标题党”化。

 

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为了争夺公众注意力,让文章获得好的阅读量,纷纷开始效仿广告业“标题党”的做法,不再重视传播的质,而在标题上挖空心思制造焦虑、恐慌,刺激公众好奇心、窥探心,引诱公众点击文章。

    

比如上述提到的《一客运列车脱轨,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突发!一架载185人的客机在半空中起火》,这类标题乍一看没有打擦边球,也没奔下三路,是中规中矩的新闻标题,但点开文章一看,却让人有种误食了苍蝇的恶心感,你说它浪费了你的感情吧又没有证据,谁让你自以为是呢?

      

但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毕竟是不可持续的。尽管此类不讲“文德”的标题在大的层面上似乎无伤大雅,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或许能引起受众的好奇心,获取大量的点击阅读量,但长此以往,媒体付出的却是公信力逐渐丧失的代价。

      

诚然,新媒体时代,点击量、阅读量就是影响力,通过标题的创新让新闻报道获得更多的关注无可厚非,也是新闻人一直努力的目标。但在达成目标的道路上,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我们仍旧需要坚守。因此,我们建议媒体,将衡量自己专业素养的标尺向上移一寸,在考量数据的时候也考量民心。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