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如何跳出会议做报道?以新京报北京文化论坛报道为例

7月25日至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坚持“四个平台”定位,力争打造成为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平台。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市以其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实力打造了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        

 

 

面对这样一场文化盛会,媒体应该如何进行策划报道?跳出会议本身,媒体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会前、会中、会后各个阶段分别可以如何报道?

 

作为首都媒体,为讲好北京故事,展现中华文明,新京报对首届北京文化论坛高度重视,组建了集“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报道团队,推出前期采风预热、报纸特刊、视频直播等特色融媒报道,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多部门协作的传播阵容,在论坛举办期间持续推出融媒体现场报道,不间断进行全渠道传播推广。来看看新京报的具体报道案例吧。

 

 

全时段主题策划

报道节奏紧跟论坛议程

 

新京报通过统筹兼顾,提前规划,制定全时效的报道节奏。报社从前期筹备、预热到论坛期间、结束,全时段报道,全论坛覆盖,助力预热氛围营造,及时动态跟进,后期持续发力。

 

在预热期,新京报全程跟进前期集体采访线路,APP、报纸端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系列报道,为北京文化论坛进行持续一周的预热。

 

 

7月17日晚,“2022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启动,为展现北京夜经济活力,新京报社策划推出4个小时“夜京城·有腔调”直播,派出6路采访小组,赴朝阳、东城、海淀、石景山等区推荐的夜经济示范街区、五道营等文创区探访,直击“夜京城”网红打卡地。直播内容全网分发,当天最高在线量近40万,累计观看800余万人次。

 

 

7月18日,新京报推出8版特刊《北京雨燕 与城共生》。北京雨燕是目前唯一中文名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它栖身于古建的梁、檩、椽之间,是古都天空中翱翔的精灵,也是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新京报专题报道关注雨燕保护,通过现场探访正阳门、北海五龙亭等雨燕栖息地,采访保护雨燕的志愿者和专家,展示了雨燕与北京良好的共生关系。

 

 

7月25日论坛开幕。在论坛举办期间,根据论坛会议日程的整体安排,新京报派出文字、摄影、视频相结合的前方融媒体报道团队,多部门参与,推出融媒体现场报道,进行全渠道传播推广。新京报记者兵分几路,实时发回主论坛、分论坛及观摩现场报道,采用文字+视频方式,全方位展现论坛现场,旨在实现与观众同频共振,共享文化盛宴。

 

 

7月25日论坛开幕当日,新京报推出12个版特刊《北京“文化之城”》,主要通过北京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戏剧之城、非遗之城、文创之城,图解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就,全面展现文化之城之特色亮点。

 

 

根据论坛嘉宾出席情况,新京报提前部署,联系嘉宾访谈,制作海报传播。专访内容在论坛举办期间集中发布,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共计采访30余位文化、科技等行业的文化大咖。

 

 

从前期预热到论坛举办期间,新京报准确把握报道节奏,提前策划,准备工作做在前。在会议期间集中发布,形成规模报道态势,烘托论坛的成功举办。

 

论坛结束后,新京报继续发力,于7月27日、28日分别推出两版特刊,继续探讨北京文化建设。

 

全领域独家创意

内容产品兼顾会场内外

 

从会场内外到衣食住行,新京报以角度多元、内容全面、突出特色的报道方式,兼顾场内与场外,持续推出专题、特刊、直播、短视频等多个特色策划,展现视觉盛宴,彰显创意能力。

 

会场内的动态,新京报紧跟报道,第一时间发布;

 

会场外,本次论坛安排实地参观三条文化线路,新京报全程跟进,多角度进行内容呈现。

 

跳出论坛本身,新京报还推出独家策划,涵盖古建、科技、红色文化等方面,解读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就,全面展现北京的“四大文化”:京味文化、古都文化、创新文化、红色文化。

 

  //  

  京味文化  

7月22日,推出8个版特刊《京味儿》,分衣、食、住、行、乐五个分主题进行阐述,每个分主题特别突出一件具有北京独到风俗民情的事物,时代有殊异,风俗有变革,京味儿文化也在悄然流变着,但京味儿并没有远离这座城市,“京味儿还是这个味儿”。专题既突出北京作为文化中心、首善之地的文化特征,也反映出北京独有的人文精神、社会价值和创造力。

 

  //  

 古都文化 

7月26日,推出视觉周刊《我在北京修古建》。作为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修古建不是修古建本身而是修文化,古建筑、古遗迹的一砖一瓦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老城的灵魂所在。近年来,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完成了多处文物古建的修缮工程。

 

  //  

 创新文化 

7月27日,新京报围绕“文化+科技”推出特刊《北京文化+:应变求新》。北京既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更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在数字世界中“活”了起来,报道呈现了科技正成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  

 红色文化 

7月28日,新京报推出《星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列报道。除了落在特刊版面外,还通过直播、视频、特刊等方式进行宣推,挖掘呈现北京的红色文化底蕴。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所谓文化,融汇在社会中的一点一滴。衣、食、住、行是文化,博物馆、古建筑是文化,革命精神是文化。这些特别策划,为“文以化人”做了最好的注脚。

 

全视角强化评论

以社论引导正向评价

 

配合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新京报持续推出系列评论,从文化惠民、厚植底蕴、非遗传承、工业蝶变等角度,对北京文化发展、传承进行舆论引导,让世界感知中国,用文化印刻北京。

 

 

在社论中,新京报除了在宏观层面点出北京是一座文化之城——“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积淀了丰富璀璨的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条件,在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社论也着眼微观,提出北京文化“以人为本”的本质——“北京打造文化之城最终的落脚点,是在于让每个普通市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北京文化论坛核心精神做了一次归纳与升华。

 

这种舆论引导除了体现在社论上,还体现在报道策划之中。以新京报7月25日的特刊《北京文化之城》为例,除了重点呈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之都的建设成果,凸显了北京全国文化之都的魅力,更从人物故事出发去感知城市文化发展。如文章《以书之名打造爱“阅”之城》,将人物故事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之都的发展历程相融合,人物的生活轨迹就是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中又重叠着不同的人物故事,使人物成为文化发展脉络上的节点。

 

再如《以史为“根”传承非遗记忆》《博物馆“飞入寻常百姓家”》《京腔京韵“铸魂”演艺之都》等报道,都是从民众生活切入城市文化建设。以民众生活为切入点的报道方式一方面凸显了城市文化与民众生活相互嵌套、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展示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之都源自于民、服务于民的重要特点。让城市文化建设变得生动鲜活,充满浓厚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新京报这样的叙事方式,既有深度、有高度,又有温度、有情感。深度和高度用以突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之都建设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性,温度和情感则是侧重于强调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嵌套与融合。如此一来,报道不仅在参与和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再现了文化繁荣景象,又勾连了城市与民众、国家与民族的文化情感,实现正向的价值引导。

 

全要素设计产品

视频化动态展现文化底蕴

 

本届北京文化论坛报道,新京报举全报社之力,进行全媒体报道,利用全平台优势,进行图、视频、海报、动漫、数据新闻等全要素展现,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北京文化之城底蕴,助力打造北京品牌,传承文化技艺。

 

除传统图文报道形式外,新京报以海报形式对北京文化论坛、古建文化、最美中轴线等本报特色策划做了“二创”,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其中,《一图看懂丨30张照片,看北京古建修缮这些年》长图通过古画轴形式展现北京古建修缮历程,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并得到北京文博官微转发。

 

(滑动查看长图,横屏观看效果更佳哦)

 

此外,以短视频、直播、动画为代表的新媒体产品,也是本次文化论坛报道的亮点,其本身亦是文化创新的体现。

 

论坛期间,新京报共发布新闻视频13条,内容覆盖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式、“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以及对张艺谋、濮存昕、黄建新、于和伟、梁晓声等文化界人士进行专访的报道。其中,作品《张艺谋:如有机会 想拍北京年轻人故事 记录他们的奋斗故事和喜怒哀乐》单一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20万。

 

新京报还以“北京三大文化带”作为切入点,制作了动画视频《俯瞰北京三大文化带》,从西山文明孕育到古代都城的建造,如故事般娓娓道来。随历史沿革介绍北京中轴线、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为受众勾勒出“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京城格局。通过沉浸式讲解,使观众产生精神及文化共鸣。本期视频50%以上为自主原创动画,采用3D还原、动态演示、点位追踪等多种动画表现形式,创建高空俯瞰北京三大文化带的独特视角,清晰直观、真实立体。视频被近10家媒体转发,微博话题#3D俯瞰北京三大文化带#登上北京同城热搜榜,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全渠道传播推广

全网分发强化传播效果

 

新京报坚持正向导向,充分发挥报、网、端、微、抖音、快手全平台的优势,积极做好重点内容策划与跟进;持续发力,按照视频优先、移动优先、多元形态、全网分发、大号大端、融合传播的步调全面推进论坛的预热及论坛举办期间的报道,丰富传播方式、强化传播矩阵,持续扩大影响力。截至7月27日,新京报社共发布稿件300余篇

 

其中,新京报在客户端搭建“北京文化论坛”专题页面,集中本报特色原创报道,突出北京文化特色。首页推荐页通过模块精选方式,形成访谈、看点两大模块,对最新报道进行及时推荐。保证时效性的同时,对原创报道进行加持。共计推出10个分类、共计56篇报道。

 

微博端创建话题20个,总阅读量总计超千万,其中#3D俯瞰北京的三大文化带#登上北京同城热搜榜。此外,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积极发布北京文化论坛相关短视频,仅抖音平台收看量达246万。

 

作为一次会议报道,在会场内外,新京报提前部署,制定全时效的报道节奏。建立全媒体的传播矩阵,增加传播声量。在执行过程中,前方各个部门分工明确、高效配合,后方编辑部的统筹指挥、及时发布。出色地完成了会议的报道任务。

 

跳出会议,新京报不囿于单纯的会议报道,深入挖掘北京文化,推出多个原创系列策划内容。包含图文、特刊、海报、视频、动画多种形式,全景式、立体式呈现北京文化。既为烘托了文化论坛的举办氛围,也是一次北京文化的集中宣扬传播。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总而言之,对于会议报道,媒体在做好会议本身报道的基础上,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所谓文化,融汇在社会中的一点一滴,跳出会场,亦有可为。

 

此外,在文化报道中,媒体还需时刻谨记“以人为本”。文化发展的目的是普惠人民。多俯下身观察百姓的生活与人物故事,文章才能鲜活可感,文化报道跳出宏观,做到有温度、有情感。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