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打造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

——以七获中国新闻奖的工人日报《社评》专栏为例

自2000年11月工人日报创办新闻评论版,《社评》专栏即以该版头条刊发,每年刊发近200篇时政评论,至今已坚持近22年时间。其间,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先后有6篇文章获得中国新闻奖。

考验眼力:精准聚焦时代焦点和社会热点

打造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好选题是第一位的。从真假混杂、支离破碎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权威、有价值的信息,剖析其实质及传递的信号,引导受众从典型事例中“滴水见太阳”,把握社会变迁动向,是新闻评论的重要功能。

善于发现问题,扩大选题视野

《社评》专栏评论选题的突出特点是稳重和精准。精准聚焦时代焦点和社会热点,考验评论选题的视野、格局能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治国理政的战略问题、百姓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展开,能否从习焉不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能否捕捉转型期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趋势与新动向,并发出警示。如,评论《“自愿”不能成为职场伤害的 “美丽借口”》(2020年11月10日)由一家游戏公司“员工自愿降薪10%”的新闻切入,联系此前媒体曝光的某些企业员工“自愿”放弃各种权益的新闻事件,分析企业员工“自愿”表象之下“被自愿”的弱势地位,批判职场PUA(职场中上级对下级的精神控制)套路,呼吁尊重劳动者、保障劳动者权益。此文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

聚焦时代焦点,捕捉社会热点

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还是党风政风、市场秩序、产业振兴、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社评》专栏始终以清醒观察者与理性判断者角色,坚持大事发言,密切关注改革进程中的重大新闻事件或现象,紧盯与百姓利益攸关的社会动向,捕捉时代变迁中具有象征意义或对未来社会发展有潜在影响的重要事件或现象,聚焦反映复杂人性特征的典型事件或现象。

洞察现实矛盾,提出切实建议

优秀的新闻评论能够深刻洞察现实矛盾,对社会健康发展给出富有远见的建议。以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的《让人民群众成为舆论宣传的主角》一文为例,进入21世纪,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成了电视明星、媒体主角,甚至相互攀比出镜率、见报率。工人日报2002年1月10日刊发评论,提出领导干部如果热衷于成为“媒体明星”,会拉大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距离,认为“让人民群众成为舆论宣传的主角”“既要靠严格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精简会议和一般性活动的规定,又要靠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同时媒体应“在舆论宣传中不媚上、不媚官、不媚钱、不媚俗,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20年过去,这样的主张依然对现实有着警示意义。

提升脑力: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曲直

改革年代,不少领域出现矛盾及争论,不同群体间不乏利益纠葛,价值认知出现混乱。这考验着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能否找准不同人群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判断,以科学严谨的论证,引导公众认清复杂现实,明辨是非曲直,从而在舆论场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如,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超时加班一度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通行做法,甚至有企业将超时加班美化为市场竞争下的“励志行为”,这种声音裹挟着深受超时加班之苦的劳动者,掩盖着超时加班对劳动者及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评论《别把超时加班美化为“拼搏和敬业”》(2019年4月11日)揭示了一些企业以稳定收入和职业发展为筹码迫使员工忍耐长时间加班,并把超时加班美化为“拼搏和敬业”的违法行为,鲜明地提出所谓的“加班文化”对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未来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此文刊出后,多家主流媒体相继发出“996与奋斗无关”的评论,若干互联网“大厂”着手调整员工加班制度。该文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二等奖。

能够针对似是而非的声音,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曲直,需要主流媒体对自身职责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家改革进程有准确的把握,对矛盾交织领域有扎实的调研,不被某些风潮所左右,不被强势集团的声音所裹挟,慎思明辨,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正向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练就笔力:平民视角人文情怀提升评论亲和力

于偏重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做宏观解读的媒体评论,工人日报《社评》专栏从自身受众定位出发,致力于就百姓身边的热点新闻事件做具体解析,尤其是针对民生领域的改革难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情怀,剖析改革短板与制度缺陷,揭示未来改革路径,疏解百姓焦虑情绪。

关注少数人群利益

该专栏评论关注少数人群利益,兼具平民视角与人文情怀,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如,评论《用心灵去感知那别样的世界》(2004年10月20日)从“上海的聋哑人看不懂当地电视台的手语新闻”说起,从聋哑人推及更多“残疾人、鳏寡孤独者、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以及无论农村还是城镇的贫困人群,甚至包括对新环境无可适从的移民等种种弱势人群”,认为媒体应该把目光和话筒对准他们,记录下那些时常被湮没的、边缘的、微弱的声音,真实传达他们的利益诉求。评论得到残障人群及残联等相关人士的充分肯定,获得当年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一等奖和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

兼具平民视角与人文情怀

经过多年实践,该专栏形成一种平民风格和人文情怀“基因”,即站在普通人或普通劳动者视角,观察社会变迁,分析改革利弊得失,为普通百姓的正当权益鼓与呼,真诚表达他们的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以建设性方式给出提醒或提出批评。评论在润物细无声中,向受众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主流媒体的主张,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普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评论《以公民的姿态站立》(2006年11月10日)从2006“中国骄傲”评选活动新闻切入,认为几位平民英雄“在危难时刻,用责任、勇气、智慧和爱心诠释了平凡生命的无畏与精彩”。该评论用百姓熟悉的例子,如上书全国人大质疑收容遣送办法、就某部门出售货物不开发票、乱收费、不作为等而告到法庭讨说法,提出拥有公民身份的每一个人都应具有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蕴含着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意识和责任意识,每个人以平等的身份站立,共同为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尽心尽力。”此文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

强化脚力:以现场感引发受众共情与认同

在新闻评论中融入现场感,可有效提升评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一做法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同和重视。评论员要置身新闻现场,以有画面感、镜头感的新闻描述将受众“带入现场”,用公众熟知的典型事例引发受众共鸣。精准回应公众关切,让评论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置身新闻现场

或是突发事故、自然灾难的报道,或是某地改革经验的报道等,凡到过新闻现场的评论员往往会有更真切的现场感受,更能精准地捕捉到问题的实质,给出更深刻、更独到的利害剖析。这种带有浓重现场气息的评论通常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运用有画面感的语言

以有画面感、镜头感的新闻描述将受众“带入现场”,用公众熟知的典型事例引发受众的共情与认同。如,针对不少媒体将镜头和笔触对准大城市光鲜亮丽的职业人群,评论《那一双双手,不仅诉说着艰苦与寂寞》(2009年4月16日)开头,“一张照片,8双手向上摊开,沾满油渍,布满老茧,有的手指头还裹着创可贴类的东西”,一下子就将受众带入颇有画面感、镜头感的塔里木石油勘探队员的艰苦生活场景。评论通过繁华都市与冷清野外环境的对比、勘探队员的奉献与索取的对比、劳动者踏实劳动与一些人非法暴富的对比,提出这些劳动者的劳动品格值得全社会尊重,呼吁媒体把更多笔触和镜头对准在特殊行业和孤独角落的劳动者。此文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

选题更接地气

评论员要置身舆论现场,从网友的点评和态度中捕捉多元的民意动向,针对网友争论焦点与敏感痛点,精准回应公众关切,实现与受众在同一舆论场、同一频道“一起嗨”的交流互动,从而让评论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近年来,该专栏不少选题来自新闻热搜榜。以2020年几篇评论为例,涉及孩子感兴趣的太空话题的《期待更多“太空授课”式科普撒下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论及拐卖儿童严重危害的《为失散家庭的团圆欣喜,更要看到背后的沉重与艰辛》,针对短视频问题的《不能放任泛知识类短视频屡屡跑偏》,以及两位知名院士离世引发公众关切的《“双星陨落”,何以令无数人心痛不已?》等评论。这些评论的选题都是关注度较高、容易引发受众情绪共鸣的社会话题。此类选题呈现出由媒体视角向受众视角的转变,即从“媒体认为重要”向兼顾“网友认为重要”转变。在写作中,评论或吸纳网友的精彩点评,或针对网友呼声给出回应和分析。置身舆论现场写评论,某种意义上是深化媒体融合改革的一种趋势,它正在给评论生态带来一种令人欣喜的新气象。

多年来,评论员在新老交替,而《社评》专栏始终保持不变的是对新闻评论宗旨和主流媒体职责的坚守,凝聚各方正向力量,助力民族振兴大业。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