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评论员需要“评论区想象力”

判断一个评论员有没有进入评论状态,一个很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看其有没有“评论区想象力”。什么是“评论区想象力”?就是看到一条新闻,能立刻在思维上进入这条新闻的评论区,想象出受众可能从哪些角度对该新闻进行评论。评论员的观点,很多时候是在与评论区对话过程中生成的。

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中谈到过学术人的这种重要心智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这种困扰实际上与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非个人因素和变化有关,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这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使人们透过这种杂乱无章而发现现代社会的根本架构,这是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间的一种纽带。实际上,对于评论员来说,“评论区想象力”也是一种勾连起个人与社会的重要心智纽带,是评论员“对话感官”的重要肢体(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

比如这条新闻:老人经历6小时抢救后苏醒手写“护士没吃饭”。假如缺乏“评论区想象力”,不去看评论区,很容易停留于“医患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将心比心真让人感动”这种封闭的温暖框架中。评论如果沿着新闻预设的框架说几句“相互理解”之类“正确的废话”,是没有什么评论价值的。新闻中本身已包含这种立场了,还要评论去重复干吗?必须延伸思想的触角,从新闻的框架中跳出来,把思考放到新闻之外的评论区:读者会怎么评论这条新闻呢?或者,这条新闻会唤起读者怎样的思考?他们会从哪些角度去“吐槽”?

我看了这条新闻的评论区,出乎意料,评论并没有齐刷刷地“热泪盈眶”,相反,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思考,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有好结局的故事,老人经历6小时抢救后苏醒过来了,急救室里充满感恩。可如果情节稍微变一下,某个时间,急救室里一群医护人员抢救一个老人,遗憾的是,经过6小时的努力抢救无力回天,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这时候,场景还会这么温馨吗?医患还会是这样让人感动的温暖剪影吗?

这个超越了新闻框架的思考很有价值,体现了真问题。医生们最需要的,可能就是那种回天无力时的理解,理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辛苦、尽力而无奈。医患冲突多数是发生在那些结果很遗憾的情况下,抢救无效,家属失去理性,悲痛中把矛头指向医护人员。评论如果能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就跳出了这类“暖新闻”浅层的感动框架,而把观念和认知“水位”提高了一大截,体现评论的思想价值。

我的很多评论是借助这种“评论区想象力”完成的,在与评论区对话中确证一条新闻所包含的“最有价值的评论点”“最容易被忽略的评论角度”“最有普遍性的情感痛点”。经常看评论区,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这种“评论区想象力”:不会被新闻带节奏,也根本无须打开评论区,凭经验就能“想象”到读者会从哪些角度跟评。

什么是问题意识?它总包含着一种张力,是对价值与现实之间冲突紧张的敏锐洞察力。“评论区想象力”就是在对话中打开自己的思想触角,看到新闻中蕴含的张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说,一篇好的论文,深刻的写作,应该像李绅的《悯农》一样,能够对“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犹饿死”之间的冲突进行追问,探讨冲突背后的深层动力机制。同样,一篇好的评论也需要这样的问题意识,“评论区想象力”就是帮我们发掘被新闻表象隐藏起来的冲突。

“评论区想象力”也能训练评论员养成一种“合理性人格”。与“合理性人格”对应的是“真理性人格”:总是以真理自居、真相在握的优越感去评论,很容易沦为让人反感的傲慢说教。评论不是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而是合理性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合理性与另一种合理性的对话。“评论区想象力”让评论员看到一件事多元的侧面,多面的合理性,从而摆脱“一元垄断”“二元对立”的对抗性说教,强化一种带着平等、倾听、互换、健康地不同意、无共识地共存的交流性人格,理直气“和”,润物无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作者为知名媒体人)【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5期】

 

 

欢迎订购~

 

 

版权申明:图文来源于自媒体作者,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