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提问是采访的第一步,也是确保报道成功的重要一环。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语出(唐)刘昚虚《阙题》。深柳掩映下的清净书堂,最是读书人向往的治学之所。由是,我们用“深柳堂”来命名《新闻与传播研究》论文推介栏目,以期让同好慢慢品读,细细体味。
-
党的建设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红色引擎”。以七一客户端为支点的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把党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劲政治品格、夯实思想基础、激活组织动能、深化作风建设、筑牢纪律底线,党建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互促互进形成逻辑闭环,体系科学,根基坚实,成效显著。
-
6月30日,快手宣布与乐视视频就乐视的独家自制内容达成二创相关授权合作。这意味着快手创作者可以对乐视视频独家自制版权作品进行剪辑及二次创作,并发布在快手平台内。而乐视视频通过接入快手小程序平台,也可以触达海量用户,并借助小程序实现会员拉升及内容变现。
-
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户外渠道广告持续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减,传统户外广告同比减少37.6%;电梯广告同比涨幅回落至个位数;影院视频广告同比减少47.6%。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介入,新闻摄影产生了技术手段渗透的“生产之变”与艺术化重构的“思维之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也给新闻摄影的传统原则和标准带来冲击,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艺术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受到挑战,由此引发技术介入边界、真实与虚构、真实与美化、叙述与表意的争议。
-
日前,路透新闻研究院发布了长达164页的《2022数字新闻报告》。该报告揭示,虽然有一部分媒体收获了打破纪录的数字订阅量,经济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总的来说,去年全球整体新闻消费量在大幅下降。
-
比如,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了。比如,受经济形势影响,消费者花钱越来越理性了。
-
在财经领域,企业上市前或发布年报、季报时,一定有大量媒体、财经自媒体集中报道,这类报道中有监督、评论促进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稿件,也有部分为了博眼球、蹭流量的不专业稿件涌现。
-
如今,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区域之间尤其是东西部,媒体的发展存在差距。以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21年度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62.5%,中部地区占25%,西部地区占10%。
-
CTR发布《2022年1-5月广告市场投放数据概览》报告,指出:2022年1~5月广告市场(含互联网站)花费同比分别变动+2.8%/-7.0%/-12.6%/-19.5%,环比分别变动-13.2%/-14.7%/-1.7%/+9.4%。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党媒承担了重要的宣传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经验,成为党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持力量。本研究对党媒这一概念的界定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媒主要指我国各级党组织、党小组和党员为宣传党的主张、指导革命斗争、巩固舆论阵地、组织团结群众所创办的媒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媒指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主办的媒体。
-
新闻时评,是针对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发表作者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的论说形式。新闻时评的读者大多是对所见所闻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一个群体,他们除了对新闻事实的追求外,更看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快感,而这种快感来自于有深度的思想、有力度的论说。
-
2021年12月,修改后的《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发布,“审核新规”在社会引发所谓的“长短视频之争”,这一争论目前仍被广泛热议。
-
这几天,书业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开业这个事情了。无论是名人名家实地打卡,还是各大社交平台种草推荐,“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一开业就火出“圈儿”,并不是意外,这背后是人文社“人文之宝”三年来的尝试与探索。
-
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帮于1922年12月在上海创办的,这是我国广电业的起点,到现在已经走过百年的路程。
-
近两年,国内兴起的“国潮热”极大助力了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或者说来自媒体的传播和来自大众的热爱相辅相成、互相借力,成就了如今有利于传统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
-
刚进入新闻这一行时,我在家乡报纸的工商部工作。面对优秀的老新闻工作者,我心里忐忑不安。他们那妙笔生花的文字、缜密的思维、精妙的文章结构,让初出茅庐的我感到羡慕。
-
6月29日,2022年5月“互联网+检察”新媒体指数排行榜发布。该榜单评选由正义网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设计指标体系。